國內休閑零食行業在2023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。
先是國內量販零食店加速合并,被業內視為量販零食店加速規模化的信號;后又有以高端為代表的良品鋪子開始大幅降價。
近幾天,良品鋪子的降價消息引發了業內的高度關注,良品鋪子宣布,實施17年來最大規模降價,最高價格降幅為45%。
最高降45%
直言“為了活下去”
據納食了解,此次良品鋪子圍繞“降價不降質”原則,實施17年來最大規模降價,300款產品平均降價22%,最高降幅45%,主要“集中在成本優化但不影響品質以及復購率高的零食上”。
具體來看,夏威夷果、松子、開心果、腰果等堅果,豬肉脯、鴨脖、烤香腸等肉類零食,辣條、豆干、面包蛋糕、瓜子等復購率高的產品,是良品鋪子此次的降價主力。
以堅果品類為例,在售的大開口夏威夷果(400g)降至29.9元/罐,香烤紫衣腰果(500g)會員價降至49.9元/罐,調價后的夏威夷果、松子、巴旦木等堅果產品降價幅度最高達40%。
楊銀芬表示:“當前,消費人群、消費習慣都在發生變化。消費者認為我們‘貴’的現實問題,也表明我們的產品價格要更親民。我們要和供應鏈伙伴們一起,通過技術革新以及數字化工具,提升效率,把成本降下去,最終實現價格的親民。”
作為高端零食第一股,良品鋪子是休閑零食行業里率先啟動高端戰略的品牌,此前,良品鋪子也因為“貴”而被消費者稱為“零食刺客”。
今年8月,一網友在社交平臺發文稱,在良品鋪子購買了數款零食,原本預計花費幾十塊錢,沒想到付款時卻要數百元,其中,包括鴨舌在內的多款零食標價每公斤上百元,鴨舌最貴,高達528.8元/公斤!發帖后已有多位網友跟帖吐槽良品鋪子為“零食刺客”,此事引起了關注。
業績低迷
一直以來,零食行業都存在著生產門檻低,產業集中度不高以及堅果、果脯、肉脯等主要產品趨同等問題。因此,為了破局競爭的泥沼,2019年良品鋪子選擇高端化戰略,但遺憾的是4年時間過去了,良品鋪子的業績一直不太理想。
2020年,良品鋪子營收僅增長2.3%,凈利潤增長0.95%,相比上市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語。2021年-2022年,公司營收雖然保持小幅增長,但是凈利潤仍然沒有起色。
進入2023年,公司的業績表現就更加難看。
今年前三季度,良品鋪子營收59.99億,同比下降了14.3%,凈利潤1.91億,同比下降了33.4%,這是良品鋪子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季報。在10家休閑零食上市公司中,出現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,也只有良品鋪子和來伊份。
此外,公司毛利率從第一季度的29.16%降至第三季度的27.74%,凈利潤從第一季度的1.49億暴降到199萬,盈利能力出現了大幅下降。
業績持續低迷,良品鋪子在資本市場也遭遇重要股東的持續拋售。
今年6月,高瓴旗下公司計劃減持不超過401萬股,這是自2021年3月以來,高瓴系資本第五次計劃減持良品鋪子股份,目前高瓴一共套現約9.87億人民幣,持股比例下降到4%,而在良品鋪子剛上市時,高瓴的股權比例高達11.67%。
在此之前,陪伴良品鋪子13年的今日資本開始首次套現減持。今年5月,良品鋪子的第二大股東達永有限,計劃減持股份不超過2406萬股,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6%,套現超過5億元。達永有限的背后,站著的正是著名的今日資本。
不僅是外部投資機構在撤退,包括公司創始人在內的內部員工也在減持。
5月18日,良品鋪子員工持股平臺寧波漢亮、寧波漢林、寧波漢寧、寧波漢良,計劃減持良品鋪子不超過1.5%的股份。而股權穿透可以發現,良品鋪子創始人、董事長楊紅春,正是這次減持的最大受益者,通過四個員工持股平臺,楊紅春合計間接持股良品鋪子約2.09%。
正如楊銀芬在內部信中所說,當下擺在良品鋪子面前的已經不僅是活得困難的問題,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。
新一輪“價格戰”將來臨?
在業內人士看來,此次良品鋪子降價,與量販零食企業的倒逼有一定關系。
近幾年,休閑零食行業風起云涌,量販零食行業勢頭迅猛,近期更有兩大量販零食頭部企業??零食很忙和趙一鳴零食,宣布合并。這無疑將更加一步對良品鋪子等造成壓力。
而在兩大量販零食合并之際,有業內人士稱,此前量販零食行業曾有價格戰趨勢,頭部品牌加速整合有利于塑造良性的行業競爭格局,頭部品牌之間很難憑借價格戰將對方打垮,價格戰或將趨緩。
量販零食產品素來以高性價比見長,如今,良品鋪子降價,量販零食的價格優勢是否將弱化,行業格局是否也將發生新的改變?
不單單是量販零食企業,其他休閑零食龍頭企業的反應也受到關注。根據媒體報道,百草味表示,目前暫無類似的降價動作。而在更早之前,三只松鼠就已實施“高端性價比”戰略。
在納食看來,雖然休閑食品賽道仍有增長空間,但許多企業仍面壓力。在加上休閑食品行業一直為形成真正的壁壘,一旦在企業增速變緩、市場增長乏力,價格戰或仍是各家的一貫手段。
而到那時,國內的休閑食品行業又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,還是未知數。